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问九答

发布时间:2024-06-30 06:23:27 来源: sp20240630

  12月11日至12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,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,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。

  “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引领中国经济的风向标”,这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不仅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,还为明年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把向定调。如何更好理解会议精神,可从九个方面来解读。

  一问:会议是如何为今年中国经济把脉问诊的?

  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。具体体现在: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,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,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,民生保障有力有效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。

  会议谈到了成就,也没有回避问题: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,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、社会预期偏弱、风险隐患仍然较多,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。

  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”。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、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、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,并不断解决问题,才能闯关夺隘,迈向新台阶。

  二问:会议提出“五个必须”有何深意?

  “五个必须”分别是: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,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,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,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。

  这“五个必须”都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它们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。掌握了这些规律性认识,对于做好经济工作,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三问:做好明年经济工作,为何要坚持这十二个字?

  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强调,“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。此次重申这十二个字,并提出:多出有利于稳预期、稳增长、稳就业的政策,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上积极进取,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。

  这说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,稳下来,并向前进,才能更好地稳预期、稳增长、稳就业。还要处理好立和破的关系,早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: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,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,坚持先立后破、稳扎稳打。”这次再度提及“先立后破”,既体现了中央决策一以贯之,还说明中央明年将出台更精准措施,以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。

  四问:会议为何提出“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”?

  “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。”今年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指出,要始终坚持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,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,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,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,杜绝奢靡浪费等现象。

  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”。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,既能更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,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,也能率先垂范,激发全社会更加注重把财力用在刀刃上。

  五问:此次会议对民营经济有何利好?

  会议指出,不断完善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体制机制,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。此外,会议还提出:促进民营企业发